
国考报名时间过半,很多人可以报的岗位有若干个,纠结到底报哪个岗位,今天我们谈一下报考过程中职位如何选择问题。我认为,可以参考以下六个原则(包括三个一般原则和三个特殊原则)来决定你要报考的职位,六个原则适用于各级公务员考试。

三个一般原则:指所有人都适用的原则
1.限制条件多的职位优先选择。
这个不多解释了,考过的和没考过公务员的都明白。报考限制条件多的职位为的是减少竞争对手,提高录取率。
2.单位级别高、平台层级高的职位优先选择。
单位级别高低自然不需要解释。平台来说,同级政府机关一般党委口优于政府口,综合性部门优于专业性部门,上级机关优于下属单位。
3.经济发达地区的职位优先选择。
一般来说,东部省份优先于西部省份,大城市优先于中等城市、小城市。但这是相对的,不能死搬硬套。比如,苏州的县级市昆山是小城市,但是发达程度要强于西部地区的很多省会城市。另一方面,昆山经济再发达,但是级别就是县级市,西安市经济虽然稍差,但是副省级城市的地位摆在那儿,行政级别高。你如果是西北省份的考生,能考到西安市直机关肯定比到东部省份的一个县级机关好,尽管东部地区可能在福利待遇上较占优势,但是这个例子中,层级因素还是更重要一些。关于地域和单位如何选择的问题,我觉得还是在于个人吧,再比如,你可以报深圳的一个街道,也可以报兰州的市直机关,你选择哪儿呢?那些单身的、没有什么背景和人脉资源的可能会选择深圳,因为深圳的视野、见识不一样,能享受到的基础设施、气候环境也不一样;但有些本身就是甘肃人或者在兰州有家人、有背景的可能选择兰州。所以本条原则有很强的灵活性,需要你结合其他因素来统筹考虑。

三个特殊原则:指有个性化需要的人适用的原则
1.符合个人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、专业对口的职位优先选择。
如果你个人性格上比较符合机关人的特点,说话办事比较成熟老练,遇事思虑周全,见识比较多,情商比较高,对经营人际关系比较擅长,就选择大机关、大平台的综合性岗位,毕竟容易施展拳脚,发挥特长。如果你不太擅长钻营人际关系,较内向,擅长研究性工作,那么就选择更符合你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的岗位,这样比较容易得到满足感。当然,一个单位内部也有一些差别很大的岗位,比如一个部委,搞办公室、党建工作的司(局)和纯业务工作的司(局)是截然不同的两份工作。所以你还是要结合自己实际情况进行选择。
2.能最大化利用家庭背景、人脉资源的职位优先选择。
这个也无需多说了吧。每个人的家庭背景、资源禀赋不一样,能在哪儿得到最大化的利用,就考哪儿的,这也是人之常情。当然,你考上了不是让你利用家庭背景去干违法乱纪的事,只是尽可能让自己的公务员之路走的更顺利些。就算你在某地有很强的背景,也还要自己踏踏实实干,因为没人可以让你指望一辈子。
3.符合家庭状况的职位优先选择。
这个主要看你是不是已婚,是不是有照顾父母的需要。如果你未婚,只要家人同意就按照上面的原则选择职位就可以。如果你有老婆孩子、有父母,就要考虑家庭、养老的因素。除非你确保有条件、有能力把家人也接到一起。因为两地分居或者远离父母会造成很多不便,实在不值得让你背井离乡,很多人考到远离家乡的公务员后会因为生活不便而后悔。你的工作和理想抱负再重要,也不如家人重要。至少我这么认为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