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我们更多的观点认为创业不觉得需要经验,因为所有的经验都是过时的。为什么这样讲呢?比如说马云用十年前的经验来做今天的阿里巴巴、今天的淘宝,一定是不管用的,因为十年前的时代,十年前人的需求,十年前我们所面对的形式,那个时候我们所应对的一些解决方案都是不一样的,拿那个解决方案来面对今天的这个时代,和人们的需求完全是不对接的,所以有些经验你没有反而很好。
就好像我曾经给大家分享过一个电梯原理,有四个人坐电梯从1层到28层,这四个人做的动作是不一样的,其中一个人是用头不断的碰电梯的墙壁,就这样不停的碰就上去了;第二个是做倒立上去了;第三个是不断的做深蹲上去了;第四个他是不断的吼叫上去了,上去以后在28层的人就很想请教,问“你们是怎么上来的?”他们四个人是怎么上来的,他们自己是知道的,第一个人说,他的经验就是不断的碰电梯墙壁,你只要不断的碰就能上来28层,那第二个、第三个、第四个人都以此类推,把他们从电梯1层到28层所做的动作当做从1层上到28层的经验,可是事实上导致他们从1楼上到28层的原因是上升的电梯,如果电梯是下降的,他那套动作就不起作用了。
所以有些时候很多人所说的他们所拥有的经验,可能并不是抓住了核心的本质。有很多人成功了,他说他是这样成功的、那样成功的,比如他是很努力加班加点成功的等等,事实上他不过就是选择了一个上升的经济体,导致他成功的。

很多人有钱了,他说他是靠智慧和勇气,事实上他只是靠运气。比如说20年前他可能家里有点存款,刚好需要买房子,他在北京或者上海买了几套房子,因为那些钱也没一个打发的地方,可能就是为了把那个钱解决了,可能就这么一个小小的决定,导致了20年后,他拿100万买的房子,今天可能能卖2000万,他的富有是智慧吗?可能并不是,仅仅就是当时的一时冲动,可能就是因为那点钱没地方搁,导致了他的富有。
所以很多人所谓的经验,本质上并不是经验,本质上他可能是运气,可能是他选择了一个正在上升的经济体。所以创业千万不要自我设限,觉得必须要有经验,当然,有人带、有人教,可能比我们自己做更省时、省力、省钱,跟别人学、跟前辈学是重要的,但是也不要因为自己刚进入社会没有经验就自我设限,觉得是不是可以创业又不敢去创业,就错失良机了。实际上每一个企业家,每一个成功人士都是走了一条自己的路,要虚心的听取周围的建议,但是一定要有一个敏锐的眼光去看时代的发展趋势。
我前面讲到,你只要懂得三借,就是借势,借智和借力,那么再加上自己的勤奋努力,做一个很好的人生正确的选择,你就可以让自己取得成功。特别是刚毕业的年轻人,反而比40岁、50岁,好像有经验的人成功率更高,因为40岁、50岁的那些人,表面上看在社会上打拼了很多年,但事实是变了很多。你要从两个方面来看,好的方面,他的确积攒了很多的经验,这种经验可能是社会规则,可能是一些人情世故,可能是踩过了很多坑,他可能积累了一些所谓的经验,但也有另外一个方面,就是由于他吃了很多苦,受了很多罪,被社会毒打过以后,他给自己提炼出很多的经验来,这也不能干,那也不能干,其实被社会毒打完了以后,就变得特别的胆小怕事,不敢做事儿,这就走了另外一个极端。
所以刚刚大学毕业的你,其实这个时候正是一个创业的最好时间,这个时候你只要选对一个好的平台,找到一个好的团队,然后你就可以杠杆这个平台,杠杆这个团队的利益,再加上如果这个平台也是一个上升的经济体,比如说我们前面提到的大健康,未来的高科技数字化,其实很多方面都是未来的大趋势。但是因为和GPT类似的这种高科技的东西,我们普通老百姓很难染指,也就与我们没有关系,但我们要找一些不断上升的经济体的话,其实大健康是一个最好的选择,这就是取势。

任何人的成功我们说有五个要素,就是取势、明道、优术、践行、合众”。所谓的“取势”就是要学会选择趋势,顺应趋势;“明道”就是要自己明白发展的规律,找到你所在的行业的发展规律。找到规律的人,那么他做事本质上就会少走弯路,就和我们今天上面写的这个“让你的人生少走弯路”。在我的直播间,我希望能更多的给大家提供规律的一些东西,人生的规律。这样的人生,你找到规律以后,其实一顺百顺,规律是底层逻辑,它可以平移到任何行业,任何领域,这是“明道”,就是来我的直播间,来干什么?就是来明道的;然后就是“优术”,术就是我们所讲的“闻道有先后,术业有专攻”,这个优术就是优化自己的能力。
我们很多人希望找一个稳定的工作,殊不知,其实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稳定的工作,但有稳定的能力,因为你只要有稳定的能力,就一定有稳定的工作,稳定的能力又来自于稳定的成长,稳定的成长又带来自于稳定的学习力,这是“优术”;然后就是“践行”,“践行”就是让自己身体力行,或者叫知行合一。知道了不能让你过好这一生,必须做到,知道没有做到等于不知道,所以要身体力行去做,做才会有答案,想会想死,做会成功。
成功的路上有句话是“不怕慢就怕站”,很多人站在原地徘徊不前,实际上就错失良机了;最后一条非常的重要,就是“合众”,就是始终人行合众,你要立起一个旗杆来,拉起一个队伍来。最终决定你有没有领导力,能不能成就一番大业的,就是你能聚多少人和你一起干一件事情,你选择的这件事情能不能影响一群人和你一起干,这个叫聚众能力。
你发现凡是成功的人,他都有很好的人缘,都有很好的影响力,他做什么就有一群人跟上他做什么,这就是个人魅力,所以我们真正要学的就是最后这一条“聚众的能力”。
如何聚众呢?过去我听很多企业家说,要大气一些,其实和前面我提到的人生要学会三吃同理,第一个是学会吃亏,第二个要学会吃苦,第三个要学会吃憋。实际上要聚众的人,一定是学会吃亏的人,那个老是处处占便宜的人,不可能聚众,不可能有人愿意和他长期待在一起,所以那个能聚众的人一定是学会吃亏的,谁和他在一起都能占了他的便宜,他一定会聚人,那么巨人才能聚财,人聚财聚,财散人聚,是这么个道理。
过去我们讲到了带动人心的四大法则,我也顺便说一下,第一个是身先足以率人,第二个是律己足以服人,还有量宽足以得人,然后倾财足以聚人。这些都是聚人的,但是说的容易,做到很难,比如说量宽足以得人,就是很多人心胸气度很窄,和周围人斤斤计较,我们说斤斤计较只有两斤,你如果和人总是计较,身边不可能聚了人,连老婆孩子都聚不了,不用说外人了;身先足以率人,就是一个真正的领袖人物,他总是有句口头禅,就是“请跟我来”;一个做不成事的人,总是说“弟兄们给我上”,自己躲在后边,那这种人是不可能拉起一个队伍来的。
真正有领袖风范的人,总是自己身先士卒,因为往前走可能会冒风险,可能会挨枪子,但是领袖者就是敢于承担的人;还有倾财足以聚人,倾财就是你能够“千金散尽还复来”,复来的时候,更多的是先来的人后来的财;律己足以服人,就是指我们要求别人做到的,自己先做到,这样的话别人才会跟着你心服口服,这就是我顺带提到的。

关于朋友提到的创业没有经验,我能做的其实就是学会取势,学会明道,学会优术,学会践行,学会合众。这里头与经验没有关系,你能够选择了大的趋势;你能够掌握了发展规律;然后你又不断的优化和提升你的能力,当然,提升能力需要和一些有经验的人、有能力的人,在这方面比你优秀的人学习,这就是你要进入一个好的圈子,受别人点拨和优化自己;然后践行,重点就是很多人每天在家里想,想会想死,做才能成功,少想多做;最后是合众,能不能聚起人来是最重要的,我们说任何行业要做成功,要有大成者,一定是拉起一个队伍的人,能够搭班子的人,这才是最终考核的你的竞争力。